纯牛马 发表于 4 天前

网传一商家因出售假货,被平台处罚扣41.2万货款!店主称一夜白头

刚刚有网友发帖,一夜白头,被扣40万货款!
https://nimg.ws.126.net/?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5%2F0415%2Ff1916faaj00suqt3f003xd000v9017ym.jpg&thumbnail=66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


这下怎么跟家人交代,几年的货款全被罚掉了,本打算今年提现出来给家里人买房的,这下全部没了,申诉有完整的材料可以证明,但还是失败了,只能通过起诉方式追回了,周期也是三个月左右,总比白送的好,有没有兄弟一样的?理性看待!

[*]这究竟是咋回事?

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。这是某平台对入驻商家下发的处罚单。
https://nimg.ws.126.net/?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5%2F0415%2Fb021f820j00suqt5g004hd000v901gpm.jpg&thumbnail=66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


根据截图显示状态,该罚单已处罚,严重不可申诉,部分或全部处罚动作已落罚。
详情商家您好,因店铺出售商品为假货且申诉不成立。平台根据【商家一出售假冒/盗版商品]细则,扣除违规所得货款412003金额。
处罚方式:罚没货款412003元。


[*]针对此事,网友们迅速围观,纷纷议论。

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和观点:
这就是胖东来为啥厉害,你去买一个裤衩都是真的,去别的超市也是同样生产的厂家,结果就觉得人家是高仿。
卖假货数钱数到手软,暗自得意的时候没想过这一刻吧?
如果不严惩假货伪劣,消费者将永远受害。
客观公正的说,谁卖货都是为了挣钱,只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行,比如食品假货,假货当真货,假货的东西假货价,也是正常的生意,这么全部没收非常不合理,不过还得看具体情况。
卖假货的人应该罚到破产,而且还要入狱!

[*]说到卖假货,近日媒体一则报道值得关注。社交平台上卖假冒名牌包获刑6年!

https://nimg.ws.126.net/?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5%2F0415%2F916a8bcdj00suqtkj004md000v9017rm.jpg&thumbnail=66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


近日记者从北京一中院获悉,一起销售假冒名牌包案件判决。小王在一社交平台上销售“名牌包”,售卖价格远低于正常的销售价格。开始卖包后,小王忙得不可开交,为了更及时地发出已售出的“名牌包”,他让亲戚小张来帮忙收发快递。
在一年的时间里,小王卖包的销售金额就超过百万元。后公安机关将小王、小张抓获归案,并在小王住所地起获“名牌包”及相关配件、标签等。
根据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《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的规定,销售金额达25万元,属于“数额巨大”,应认定为《刑法》第二百一十四条中“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”,应当在3年至10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,并处以罚金。

法院审理后认为,被告人小王和小张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情节特别严重,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。小王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,系主犯。小张在共同犯罪中仅起次要和辅助作用,系从犯,依法对小张减轻处罚。小王和小张的销售金额均在25万元以上,应当在3年至10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,并处以罚金。鉴于小张主要负责发送快递、关注物流等辅助工作,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、辅助作用,系从犯,对其予以减轻处罚,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,并处以罚金。
最终,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,分别判处小王有期徒刑6年,并处罚金;小张有期徒刑2年,并处罚金
因此,从这个案例来看,我们再看开篇的平台的处罚,就不算重了。这也给所有商家敲响警钟,销售假冒名牌包并非只是“打擦边球”的小问题,而是实实在在的犯罪行为。
随着电商平台监管加强、大数据追踪技术普及,违法销售行为极易被查证。一旦涉案,商家不仅可能会被列入失信名单、彻底失去经营资格,也可能遭到品牌方的巨额民事索赔,甚至构成刑事犯罪。
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,大家应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,理性看待名牌,通过正规渠道购物,既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,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。而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假货,要敢于说不,及时扼杀这种不良现象,维护公平诚信的电商平台环境。
对此,你怎么看呢?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网传一商家因出售假货,被平台处罚扣41.2万货款!店主称一夜白头